首页>健康 > >正文

对口帮扶砥初心 绵甘相连谱新篇

8月将至,在这个时节,凉山州甘洛县高山红皮萝卜进入了采收时节。

甘洛县海棠镇高山有机蔬菜基地

在甘洛县海棠镇清水村,绵竹市蔬菜种植大户高宋良相中了这里的高海拔立体气候,开展了种植高山有机蔬菜的尝试。现在,正值红皮萝卜采收时节,这也是高宋良业务最繁忙的时候。一大早,20多个务工群众就忙着采收、分拣、装筐,然后装车快速发往成都蒙阳、白家两大蔬菜市场,有时还会接到来自重庆、上海等地的订单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牧草种植

高山有机蔬菜是绵竹市帮扶甘洛县的重点产业项目之一。绵竹干部与甘洛人民心手相连,在甘洛谱写了一曲曲“情系乡村 携手振兴”的友谊赞歌。7年来,绵竹市先后派出一年期以上驻甘干部人才396人次,常态化柔性选派干部人才超3000余人次,在甘洛53个部门、13个乡镇、60个村留下了帮扶的足迹,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33个,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233万元,撬动社会资金6543万元。

牧草种植

在对口帮扶过程中,绵竹市充分挖掘甘洛特色产业,精准对接绵竹的优势产业,为甘洛引入源头活水,同时,用市场化思维解决产品销售等问题。

四川畅美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绵竹市一家饲料加工企业,在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前线指挥部和绵竹市富新镇的引荐下,通过双方实地考察,最终落户甘洛县斯觉镇开展牧草种植,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,大力培育高蛋白牧草——皇帝草,并就地加工成黄储饲料销售到甘肃、内蒙古等地。该项目的引入,不仅解决了当地玉米秸秆焚烧引发的大气污染问题,还能通过饲草料和农作物的专业化种植,在专业合作社的运作下带动当地农户开辟另一条增收渠道,有效促进了斯觉镇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。

美丽乡村

如今在甘洛,因地制宜发挥互补优势,一大批现代特色农业正在拔节生长,越来越多的彝区群众吃上了产业饭,部分村民通过打工实现了增收。

除此之外,绵竹市还巧打“生态牌”,帮扶甘洛发展旅游业,在眉山村树起“民族美学第一村策源地”的品牌,大大提升了当地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“我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,以前村里的这条主干道路坑洼不平,晴天扬尘,雨天泥泞。”家住眉山村的彝族同胞各石木果日说道。沿着蜿蜒的山路,走进援建后的眉山村集中安置点,这里村民的院落干净整洁,环境清新优美,院墙上的绵竹年画展现了彝区同胞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,民俗广场、美学街区和议事亭广场处处彰显着生态美、生活美、文化美。“我们现在的家太漂亮了,新修的路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够到学校了,要节约一个小时的路程。”眉山村木格达铁日同学开心地说道。

眉山村位于彝族神山“吉日波”旁,距甘洛县高铁站6.8公里,区位优势的凸显带来的是乡村振兴的发展潜力。为此,绵竹市前线指挥部与普昌镇在统筹筹划、精心编制规划时,紧紧围绕农文旅融合片区发展做文章,投入1300多万元推进该村景观廊道、云上梯田、玛牧文化中心广场、眉山村核心广场建设,成片集中打造集生态美、生活美、空间美、文化美于一体的“民族美学第一村”特色乡村景观,让游客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,也能体验传统农耕文化。帮扶7年来,眉山村实现了人均收入从最初的2995元跃升至现在的11250元。

拂面春风好借力,两地同心万里航。坚决做好对口帮扶工作,是绵竹对省委、省政府的庄重承诺,是甘洛干部群众的殷切期盼,更是援建干部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。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县工作队负责人表示:“第四批绵竹援彝工作队将坚定信心、主动作为、持续发力,统筹做好‘三篇大文章’,全面推进‘三大强县战略’,在对口帮扶工作中再立新功,助力甘绵两地在发展中携手并进、共同繁荣。”

(米文颖钟正有)

标签:

相关阅读